返回

重生朱由检,再造大明巅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八十二章 有个保障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朱由检回到武英殿,让人将骆养性传了来,吩咐他安排去盯着汤若望,他要知道汤若望今日之后的动向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如今被朱由检任命为兵部左侍郎的杨廷麟请见皇帝。

    鞑子寇关,卢象升和皇帝演了一场戏,让孙传庭总督全国兵马的时候,也任命他为兵部左侍郎。

    如今鞑子退去,孙传庭为三边总督,自然不再任这一职务,而卢象升又带兵亲自去剿贼,可朝廷兵部的事总要有人处置呀!

    卢象升便向皇帝推荐了杨廷麟,朱由检也正觉得此人可用,也便顺势让他接下了左侍郎一职位,在卢象升出京之际暂理兵部事。

    “陛下,襄阳塘报!”杨廷麟将从襄阳来的军情塘报呈上,王承恩忙接了递到皇帝手边。

    朱由检翻开,一目十行看完之后,朝杨廷麟问道:“左良玉如今在哪?”

    “他在襄阳围解了之后,已是进了城。”杨廷麟说这话的时候,脸上多少带了些愤慨和鄙夷。

    襄阳城差一点就被攻破,曹总兵牵制了孙可望部,李自成被张献忠在半道拦截,只有罗汝才倒是成功将张献忠他们粮草给劫下了。

    可襄阳城外还有个李定国,要不是李万庆带兵及时赶到,襄王怕已经没了命了!

    “张献忠往哪个方向去了?”朱由检又问。

    “张献忠本是朝南边撤退,应该是想要同革里眼他们汇合,不过卢尚书带兵堵在南边,他不得过,李自成和罗汝才堵了他东路,他如今躲着官兵,暂且看不出动向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满意得点了点头,继而又道:“盯紧了他,不能让他往南边去!”

    “是,”杨廷麟领命,继而又问,“那左总兵呢?该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要说左良玉这做法,可是违抗军令,也是消极怠战,真要往重了处置,一个革职查办是少不了的。

    朱由检想了片刻,说道:“先削为参将,其麾下将士,交由卢象升统领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杨廷麟当即领命。

    “襄阳知府,给朕押送回京,襄阳守将李天觉,赐湖广副总兵职!”朱由检说道。

    对于忠勇的将领,朱由检是一定会有褒奖的,而赏了李天觉,对于李万庆、罗汝才和李自成这三人,自然不能漏了!

    朱由检沉思片刻,副总兵、总兵这些职务,也没有那么多空缺,赏赐金银,若是赏赐多了,其他要用钱的地方就要缩减,少了又不合适,这...

    朱由检索性取了白纸,泼墨挥毫,写下“赤胆忠心”、“视死如归”、“骁勇善战”这三个词,继而朝杨廷麟说道:“拿去裱了,送去给李万庆、罗汝才和李自成,就说朕看好他们,望他们再接再厉,为大明立下更多功勋!”

    杨廷麟眼睛发亮,无比羡慕得看着御案上的字,这可是陛下亲自赐的字啊,是无价之宝啊!

    什么时候,自己也能得陛下这么一幅字挂在家中,那才叫是传家之宝呢!

    皇帝是为了省钱,却是没想到还真有人会喜欢自己的赐字。

    杨廷麟离开后,朱由检继续批阅手边的折子,翻看一看,南京吏部尚书郑三俊写的,再仔细一看,朱由检脸上当即露出了笑意。

    他一边朱笔批复,一边朝王承恩问道:“之前太子摘选出来的名单,可有送去给吏部了?”

    “是,都已是让人送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让他们通知下去,让这些官员进京吧,”朱由检说完,又朝着已经迈步的王承恩摆手道:“加上这二人,也一起入京来见朕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王承恩忙接过皇帝递来的折子,脚步匆匆得走出殿去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汤若望被赶出宫,这还是破天荒得头一回,不仅让他觉得有些羞恼,更是疑惑非常。

    皇帝前后态度变化也太大了一点,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

    还是有人在皇帝面前说了他们教会什么事,以至于让皇帝如此反复无常。

    汤若望一路皱着眉头走回了南堂,自徐光启去世之后,朝廷中教徒就少了一个重要人物,自己本想着借皇帝题字,能让朝廷官员看到皇帝的态度。

    却没想到,完全是有了适得其反的效果。

    这可不妙啊!

    汤若望坐在椅子上,看着眼前十字架,他的这副愁容引来了南堂中另外一个传教士,金尼阁。

    “约翰,发生了什么事?”

    汤若望是他来到大明之后取的名字,而他本名为约翰.亚当.绍尔.冯.贝尔,明朝官员称呼他为汤若望,可是传教士们仍旧以原来名字称呼。

    听到这话,汤若望转过头去,见是金尼阁,这才将今日早朝上的事同金尼阁说了清楚。

    金尼阁一听,本是笑着的脸也耷拉了下来,“这可不妙,连西琴也无法打动明国皇帝的心?版权费,这又是个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汤若望摇了摇头,“我看啊,皇帝压根不是想要什么版权费,他就是不想给我教题字,不想让我们在大明传教罢了。”


第一百八十二章 有个保障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